每年10月8日或9日是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為寒露。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我國古代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
二候雀人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
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
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
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
所以便認為是雀鳥變成的;
第三候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氣候特點
寒露時節,隨著從西伯利亞的冷空威風凜凜力逐漸增強,
氣候變化極快,碰到寒潮侵襲,會忽然變冷,
在我國東北地區的有些地方開始出現霜凍。
在江南一帶寒潮前鋒一過,就驟然降溫,所以當地民間流傳有:
“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諺語。在南方此時節恰是天高氣爽之時,
但這節氣是在中秋節剛過兩日,廣東民間亦有“中秋過后夜夜涼”的民諺。
此節氣開始了早晚稍涼,而中午氣溫較高的干爽天氣,
但亦會有時因寒流南下時出現一些陰雨天。
寒露時節的養生
自“寒露”時節起,雨水漸少,天氣干燥,晝熱夜涼。從中醫角度上說,
這節氣在南方氣候最大的特點是“燥”邪當令,而燥邪最容易傷肺傷胃。
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面板干燥,皺紋增多,
口干咽燥,干咳少痰,甚至會毛發脫落和大便秘結等。
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養陰防燥、潤肺益胃。
同時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
在飲食上還應少吃辛辣刺激、香燥、熏烤等類食品,
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卜、番茄、蓮藕、牛奶、百合、
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品。同時室內要保持一定的濕度,
注意增補水分,多吃雪梨、香蕉、哈密瓜、蘋果、水柿、提子等水果。
此外還應重視涂擦護膚霜等以保護面板,防止干裂。
在這節氣里最容易誘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疾病。
此時的氣候說實話是夏秋暑熱與秋涼干燥的交替,
最容易患上季節交換的感冒發熱,
這些季節性的常見病都要充分防范,加以警惕。
此節氣的養生湯水宜以潤肺生津、健脾益胃為主,如合掌瓜煲豬(月+展)、
紅蘿卜無花果煲生魚、太子參麥冬雪梨煲豬瘦肉、白菜蜜棗煲羊肺、
淮山北芪煲豬橫脷、粟米煲牛(月+展)、椰子淮山杞子煲雞鮑魚湯等,
在潤燥滑腸、清腸解毒上宜用槐花煲豬腸、
火麻仁當歸煲豬站(月+展)等。
進入寒露,此后天氣逐漸轉冷,陰陽之氣開始轉變,陽氣漸退,陰氣漸生。
這一時節又是各種疾病的多發期,所以要因時制宜,
安排好日常的飲食起居,增強機體免疫力。
今年秋天受三個颱風影響, 下了不少雨, 國慶連假都在下雨, 都沒出去走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