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5個節氣,
進入白露節氣,天氣轉涼,這時炎夏已逝,
暑氣漸消,天高氣爽,雲淡風輕。
儘管天氣逐漸涼下來,但專家提醒,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
特別是早晚更添幾分涼意,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
此時要避免鼻腔疾病、哮喘病和支氣管病的發生。
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鍊,注意心理養生,
保持心情愉快,多與朋友交流,以免心情抑鬱。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白露節氣的養生方法:
當心「秋燥」傷人
白露時節,秋燥傷人,容易耗人津液,
因此常會出現口咽乾苦、大便乾結、皮膚乾裂的現象。
中醫認為,這是肺氣大腸相表裡,肺主皮毛的緣故。
因此,從飲食上看,應注意滋陰,此時養生應「順四時」。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
秋凍」應有度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養生專家稱白露實際上是表示天氣已經轉涼。
這時,人們會明顯地感覺到炎熱的夏天已過,
而涼爽的秋天已經到來了。
但在清遠地區,這時候天氣還是炎熱,不少人晚上睡覺還會開空調,
或洗冷水澡,但專家建議,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露體、洗冷水澡,以免著涼。
白露節氣宜養肺 禁寒涼多喝粥
中醫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的說法,
也就是說白露節氣一過,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體了。
另外,白露之後天氣冷暖多變,尤其是早晚溫差較大,
很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
如果這時候貪食寒涼,更容易把脾胃的機能變得不正常,
損傷脾胃陽氣,尤其是脾胃虛寒者更應禁忌。
多喝粥水代替藥補
白露時節,很多人認為炎熱的夏季已過去,
秋冬季節已經到來,所以剛到秋天,就開始大量進補,
卻忽略了季節性的易發病,如秋天好發的過敏性鼻炎、
氣管炎和哮喘等,所以在進補的同時要因人而異。
特別是對於那些因體質過敏而引發的上述疾病,在飲食調節上更要慎重。
對於體虛者,這時候,最好通過食補代替藥補,而食補首推粥。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