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白千層
英文名稱:Cajeuput-tree,Cajuput Tree,Pune-tree,Melaleuca,River Tea-Tree,Paperbark
學名:Melaleuca leucadendra Linn.
Melaleuca leucadendron Linn.
科名:桃金孃科(Myrtaceae)白千層屬(Melaleuca)
別名:脫皮樹(台灣),玉樹『藥植圖鑑』,相思仔、
日本相思、白瓶刷子樹、剝皮樹、千層皮
原產地:澳洲、印度、馬來西亞;中國大陸廣東、福建、
廣西等地及臺灣均有栽種,
臺灣於1896 年便已引進栽植,以後又多次引進。
分佈:在台灣被廣泛地栽植,是庭園綠蔭樹、行道樹或防風樹,極為常見。
用途:1.園藝植栽用:行道園景樹,也是防風樹種;
常植道旁作行道樹,樹皮易引起火災,不宜於造林。
2. 藥用:在治療風濕及霍亂等疾病,具強效作用。
性味:葉:辛、微溫、芳香;樹皮:淡、平。
效用:樹皮:安神鎮靜。治精神衰弱,失眠;葉:解表,袪風止痛。
治牙痛,風濕痛,神經痛,泄瀉腹痛;外用治過敏性皮炎,濕疹;
油袪風通絡,理氣止痛,殺蟲。治風濕痹痛,拘攣麻木,脘腹賬痛,
牙痛,頭痛,疝氣痛,跌打損傷,疥瘡,感冒,咳嗽,鼻塞。
樹皮及葉供藥用,有鎮靜神經之效;枝葉含芳香油,供藥用及防腐劑。
莖:大喬木,樹高可達 35 公尺,徑 50~80 公尺,樹幹通直,樹皮淡褐色,
呈海綿質的薄層,常能一層層剝離;
樹枝多數,直立或斜上昇,但少數亦有呈下垂的。
葉:葉為單葉互生,橢圓形或披針形,
長 8~12 公分,但有時亦可達 15 公分者,
先端銳尖或鈍,基部鈍,革質,全緣,
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顏色較淡,
主脈 3~7 條於表面略顯著而於背面隆起,
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茸;葉柄短或近似無。
花:花白色,小,開放時徑約 0.5~0.7 公分,單生或 2~3 枚叢生,
密集排列呈穗狀花序,花序長 5~15 公分,
花時或花後花軸的先端能長出枝葉來;
花軸及花萼光滑無毛或有柔毛,絨毛狀;
花萼筒卵形,徑 0.2~0.3 公分,裂片短,圓形,邊緣為膜質;
花瓣圓形,徑 0.2~0.3 公分,有爪,爪有時很短,
但有時較花瓣為長,基部有雄蕊的著生;
雄蕊多數,呈束狀,長多在 1.7 公分以下;
胚珠多數,在長橢圓形的胎座上呈斜上昇狀。
果實:果實為蒴果,果實時的花萼徑約 0.4 公分,球形或近似球形;
種子倒卵形或楔形,子葉倒卵形,厚,較胚根長許多。
特性:常綠大喬木樹幹呈褐白色,常長突起的樹瘤,
樹皮褐色或灰白色,有彈性,鬆如海棉,
每年木栓形成層都會向外長出新皮,並把老樹皮推擠出來,
但老皮仍然層次分明地一層貼著一層的留在幹上,
形成樹幹永遠就是那幅「衣衫襤褸」的模樣。
葉形酷似相思樹,葉互生,全緣,橢圓狀披針形或長橢圓形如柳葉(披針形),
兩端均銳革質,具 3~7 縱走的平行脈;
葉與芽含有芳香精油,亦可蒸餾做香料,可提煉白樹油。
夏至秋季開花,花白色或淡黃色,頂生,穗狀花序緊密排列似一支小瓶刷。
果為蒴果,杯狀或半球形,附著於老枝上,頂端成熟後 3 裂;
種子細小,略呈線形。
若想知道白千層的樹齡,可細數它那有如千層派的樹皮,
只要你能算出它有幾層便可得知。
白千層樹皮之木栓組織發達,多層能脫落,色灰白,呈海綿質具彈性,
小孩子常剝取把玩或當橡皮擦。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