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錫蘭水梅
Wrightia zeylanica
Tecoma capensis
莖:常綠灌木,植株高度 50~200 公分,枝條四散生長,略呈彎曲狀。
葉片對生,革質似榕樹葉。開花於葉腋,花朵白色,花徑約 3~4 公分。
花瓣 5 枚,近心部處有白絹狀的副花冠,是花朵一大特色,
黃色雄蕊聚合包住雌蕊。花無香味,花形、花色清新,為夏季新興木本盆花。熱帶地區幾近全年開花。
葉:葉對生,長橢圓形、倒卵形或線狀長橢圓形,長 3~7 公分,
葉寬 2~3.5 公分,先端銳尖,基部銳尖,革質,全緣;
表面呈有光澤的綠色,背面淡綠色;表裡兩面皆光滑無毛茸;
中肋於表裡兩皆隆起,側脈每邊 5~8 枚於背面顯著隆起;
葉柄長約 1 公分,光滑無毛。
花:花開於葉腋,花朵白色,花徑約 3~4 公分,花瓣 5 枚,
近心部處有白絹狀的副花冠,是花朵一大特色,
黃色雄蕊聚合包住雌蕊,無香味;
花形、花色清新,為夏季新興木本盆花。
台灣開花期 5~10 月,熱帶地區幾近全年開花。
果:果實為蓇葖果,銳尖形,長 8~12 公分,寬 0.3~0.5 公分,青綠色;
蓇葖果 2 枚,合併成雙直線,外果皮光滑;種子長圓形,先端具絹質種毛。
特徵:錫蘭水梅是夾竹桃科倒吊筆屬的常綠灌木。產於東南亞、斯里蘭卡(錫蘭)。在泰國,人們會採摘它的花來做成花串挂車上或者拜佛。樹皮、樹葉可以入藥。
據說印度古典醫學阿育吠陀裏曾提到過這種花,是印度和斯里蘭卡的傳統藥材。植株高度 50~200 公分,枝條四散生長,略呈彎曲狀。葉片對生,革質似榕樹葉。
開花於葉腋,花朵白色,花徑約 3~4 公分,花瓣 5 枚,近心部處有白絹狀的副花冠,是花朵一大特色,黃色雄蕊聚合包住雌蕊。花形、花色清新,為夏季新興木本盆花。
台灣開花期 5~10 月,熱帶地區幾近全年開花。果實為蓇葖果,銳尖形,長 8~12 公分,寬 0.3~0.5 公分,青綠色;蓇葖果 2 枚,合併成雙直線,外果皮光滑;種子長圓形,先端具絹質種毛。錫蘭水梅清新潔白的花朵,適合盆栽單植或修剪製作盆景,溫暖地區適合於庭園於池邊水際栽培。市面上可以看到兩個品種,早先引進的是花瓣較窄不重疊,花徑大約 3 公分的原種。近年引進的新品種花瓣寬,5 花瓣會重疊,花徑將近有 5 公分大。因為花形與薔薇科的白絹梅相似,市面上常誤稱為白絹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