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星期日,天氣雨 本來要去台北看菊展。
兒子建議我們去參觀司法院還比較好,因為機會難得 只有開放一天,
菊展可以等下次再去。
我們在台北站集合,吃完午餐 逛了一下台東好農 小賣市集。
就搭捷運到中正站,再走路過去司法院,到達那裡已經2點多,
看到一大堆的人大排長龍,我們約等了一個小時才進去參觀。
司法院今年首次與「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合作,28日舉辦「打開司法院」活動,這是國定古蹟司法大廈公元1934年落成以來,首度向民眾開放自由參觀。
我們在等待的時候拍的 遠處的新光三越大樓,,
和司法院前面放的布置品 恐龍 魟魚 大章魚,
好像跟晚上要播放的影片有關係。
一進門看到左邊畫作和右邊的書法作品。
司法院28日開放民眾參觀,邀民眾透過司法建築的百年巡禮,一同回顧與見證台灣司法的重要演進歷程,展望未來「國民法官制度」的變革。「司法為民、人權在茲」。
圖為書法水墨名家朱振南作品
漂亮的天花板與燈飾
司法院的院長室只可以參觀 不可以拍照。
走到了三樓可以看到漂亮的白色裝裝飾
整條走道 看起來感覺很明亮。
司法院今年首次與「打開台北」(Open House Taipei)合作,28日舉辦「打開司法院」活動,邀請民眾自由參觀。圖為大法官會議室。
希臘正義女神
正義女神形象白袍,象徵道德無瑕,剛正不阿;
蒙眼,因為司法純靠理智,不靠誤人的感官印象;
王冠,因為正義尊貴無比,榮耀第一;
秤比喻裁量公平,在正義面前人人皆得其所值,不多不少;
劍,表示制裁嚴厲,決不姑息,一如插著斧子得束棒,古羅馬一切刑罰得化身。
蛇與狗,分別代表仇恨與友情,兩者都不許影響裁判。權杖申威,
司法院今天舉辦「打開司法院」活動開放民眾自由參觀,讓民眾開箱平日不易接近的大法官會議室及憲法法庭,吸引2294名民眾參與,讓平日氣氛肅穆的司法院充滿熱鬧氣息。
司法院長許宗力今天上午打開司法院大門,為「打開司法院」活動揭幕並表示,這是國定古蹟司法大廈公元1934年落成以來,首度向民眾開放自由參觀,讓民眾走進司法,互相認識理解。
「打開司法院」活動開放民眾自由參觀,並邀書法水墨藝術家朱振南、攝影創作者馬賽Kyo及視覺藝術設計團隊「黑青」於院內展出藝術作品;院長室、貴賓室、大法官會議室及憲法法庭也首度對外開放參觀。
許宗力表示,司法大廈在日治時期,是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台北地方法院以及檢察局所在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成為司法院辦公空間,見證台灣近百年司法變遷、改革與演進。
自由參觀活動自下午2時起開始,中午時已有大批民眾排隊,人龍一度超過100公尺,由於人數過多,司法院緊急宣布下午4時起不再開放排隊。
司法院發言人張永宏說,連同晚間舉行的紀錄片放映活動,「打開司法院」共吸引2294名民眾參與,而參觀民眾可謂扶老攜幼,有長者也有年輕大學生,民眾對大法官會議室及憲法法庭都相當好奇,院徽也成熱門打卡景點。
此外,司法院晚間也以投射燈及局部光飾「點亮司法院」,展現司法大廈獨特的古典建築之美;司法院晚間並於大禮堂舉行「眼不見為淨」、「RBG不恐龍大法官」及「牧者」三場司法相關議題紀錄片放映會,期待透過影片及映後座談,能與民眾有進一步的對話與交流。
司法院新聞稿指出,「打開司法院」邀民眾走進、認識司法,透過司法建築百年巡禮,回顧與見證台灣司法重要演進歷程,希望透過民眾參與,賦予司法新面貌與意義,為將上路的國民法官暖身。
他說,過去台灣民主轉型過程中,司法改革重點是確立司法獨立性,如今司法改革主軸是維持司法公正、獨立時,進一步讓司法與社會持續對話、彼此交流反思,促進國民與司法互相理解。
許宗力表示,國民法官法使全體國民自2023年起,都有機會被選任為國民法官,與職業法官一起審案,並依法作成判決,正是體現這項改革目標。活動敞開的不只是司法院大門,也代表司法院抱持開放心態,讓民眾多元聲音、意見走進法院。
許宗力率與會人員參觀院長室說,許多重要司法政策,都在院長室內橢圓桌與廳處主管討論而成;許宗力在首度開放的大法官會議室提到,自由民主、憲政秩序是憲法核心,也是修憲界限。
他說,多元開放社會有眾多政黨競爭,但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一直是台灣社會,不論藍綠哪政黨都共同擁抱的價值核心,可說是台灣共識,大法官也是依此解釋憲法。
院主建築司法大廈於西元1934年間完工,28日配合「2020打開台北 Open House Taipei」活動首次對外開放參觀,晚間並點亮大樓外觀,邀民眾共賞燈光照耀下的古蹟之美。
位於總統府旁的國定古蹟司法大廈,是日治時期的井手薰建築師建構,大樓八角形屋頂設計,更是台灣建築的重要史蹟,這棟平時門禁森嚴的建物,28日下午將首次開放民眾參觀,並由藝術家「開箱」導覽,司法院希望藉此讓人民看到不同的司法樣貌,迎接國民法官新制作暖身。
位於司法大廈內的司法院相關建物,是日治時期的司法大廈,1934年完工後,是當時台灣總督府高等法院、檢察局及台北地方法院等機關所在地,目前除司法院暨所屬行政單位外,也是高等檢察署和職司憲法審判的大法官及懲戒法院、台灣高等法院法官們的辦公處所。
該大樓原址為祭祀關公的武廟,日治時代設計打造出如今的建築樣貌。建築外觀有圓拱門、希臘柱與拱窗等古典建築元素,具有文藝復興風格,門廳入口三圓心的弧拱及立面排列的拱窗,採用折衷主義樣式設計。
司法大廈在建築學上最重要特點,就是中央塔抹邊八角形屋頂,屋頂四周呈波浪曲線,類似寺廟鐘鼓樓盔頂,展現出最高司法機關的權威性;通往二樓樓梯兩側及八角形柱子都採用花蓮大理石,這是台灣大理石第一次運用到建築上。
司法院在本周六舉辦的「打開司法院」活動,特別以「開放」作為意向,邀請民眾走進司法、認識司法,也透過民眾的參與,賦予司法新的面貌、意義,並邀請3名藝術家進駐,藉由不同類型的藝術創作展出,為未來人民進入法院,象徵國民法官新制容納多元視角的意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