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稱:孤挺花
英文名稱:Dutch Amaryllis,Knight's Star Lily,South African Amaryllis
學名:Hippeastrum equestre (Ait.) Herb.
Hippeastrum hybridum Hort. ex Velenovsky
Hippeastrum reginae (L.) Herb.
Hippeastrum x hybridum Hort. ex Velenovsky
Hippeastrum rutilum (Ker-Gawl.) Herb. (朱頂紅)
科別:石蒜科(Amaryllidaceae)孤挺花屬(Hippeastrum)
別名:孤挺花,百支蓮、華胄蘭、鼓吹花、朱頂紅、大孤挺花、喇叭花、石蒜花
原產地:南美洲秘魯、南非
分布:台灣各地均有栽培
用途:1. 園藝植栽切花用:花色鮮豔,花朵碩大,
喇叭形,適宜盆栽,亦可配置花壇或作切花。
2. 藥用:性味:葉及鱗莖:辛、涼,有小毒。
效用:鱗莖:散瘀,消腫,解毒,利尿,袪痰,催吐。
外用治無名腫毒、癰瘡癤腫。可抽取石蒜鹼,以供藥用。
莖:鱗莖呈圓球狀粗大如洋蔥,球徑約 6~12 公分,外有黑褐色皮抹膜。
葉:葉片基生,每一球根鱗片可長出一片葉子,長披針形,
長 25~65 公分,寬 4~6 公分,肥厚鮮綠而有光澤。
花:開花期在春、夏季 3~6 月間,花莖中空,花梗長約 30~60 公分,
頂端著生 3~6 朵花,構成繖形花序,花大形呈百合狀喇叭形,花冠有 6 片花被,
上面 3 片是花瓣,下面 3 片是花萼,花徑 12~22 公分因品種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
花色有澄色、紅色、淡紅色、白或具有深淺色調、斑點、條紋、鑲邊等色,
極為豔麗,而無黃色,紫色。
果實:蒴果內有 3 室,內藏黑色薄膜狀種子 80~100 粒,可作為繁殖用。
特性:多年生的球根花卉。鱗莖呈圓球狀粗大如洋蔥,球徑約 6~12 公分,
外有黑褐色皮抹膜。葉片基生,每一球根鱗片可長出一片葉子,長披針形,
長 25~65 公分,寬 4~6 公分,肥厚鮮綠而有光澤。開花期在春、夏季 3-6 月間,
花莖中空,花梗長約 30~60 公分,頂端著生 3~6 朵花,構成繖形花序,
花大形呈百合狀喇叭形,花冠有 6 片花被,上面 3 片是花瓣,下面 3 片是花萼,
花徑 12~22 公分因品種不同而有極大的差異,花色有澄色、紅色、淡紅色、
白或具有深淺色調、斑點、條紋、鑲邊等色,極為豔麗,而無黃色,紫色。
花後可結蒴果內有 3 室,內藏黑色薄膜狀種子 80~100 粒,可作為繁殖用。
可用分株及播種法繁殖。孤挺花的鱗莖有微毒,家畜或幼童誤食,
會引起嘔吐、昏睡、腹瀉等症狀,可用催吐方法急救。
曾經種過孤挺花 過了一年就會越來越多
一年就會多出一倍 是很好種的花.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