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鐘花別稱鈴兒花、倒掛金鐘及燈籠花等,
為杜鵑花科吊鐘屬植物,原生於香港、華南、湖南及福建等地,亦可見於越南,
生於海拔600-2400米山地灌叢或次生林中,
花期1-3月,果期9-11月。
野生吊鐘於香港受香港林務條例所保護。
因花倒懸於纖細伸長的花柄上,形如倒掛金鐘,故而得名吊鐘花。
吊鐘花蜜為蜂鳥的主要食糧之一。
因吊鐘的花朵通常在農曆新年前後開花,
故英文又名為Chinese New Year Flower,意即中國新年花。
取其「金鐘一響,黃金萬兩」的吉兆,
同時吊鐘花的花朵都是生長在枝頂上,
就砍伐吊鐘花帶回家作為年花。
蔓性風鈴花(風鈴花)屬常綠灌木或亞灌木植物,
又稱蔓性燈籠扶桑、燈籠扶桑、燈籠花形扶桑、巴西風鈴花、
垂枝風鈴花、懸風鈴花、蔓風鈴花、紅燈籠花、紅心吐金、
紅萼苘麻、紅燈籠、燈籠風鈴、浮釣木.
兩性花,花單出、簇生、圓錐花序、總狀花序、
聚繖花序,常單生,腋生,懸垂狀,花梗細長,
花苞燈籠狀、鐘狀,深紅色,由花萼組成,頂端五裂.
花萼合生鐘狀花冠,燈籠型,黃色花,輻射對稱,
從花萼內伸出,伸出花萼外,深紅色,先端五裂,
裂端尖狀,微外彎,花瓣五枚,倒卵形,基部與藥筒合生,
雄蕊合生筒狀,基部與花瓣合生,包圍花柱頂端,具花絲多數,
花柱有數分枝,雌蕊心皮五枚以上,合生,花柱頂端具花絲多數,
花柱有數分枝,與心皮同數,突出於雄蕊柱頂端,
子房上位,子房五室以上,中軸胎座,蒴果,
被白色絨毛狀星狀毛,中央輻射狀開裂,被芒或無。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