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05148.JPG

DSC05150.JPG

中文名稱:馬蘭

科名:菊科(Asteraceae)雞兒腸屬(Kalimeris)
別名:馬蘭(本草綱目),馬蘭頭(救荒本草),
田邊菊,路邊菊,魚鰍串,蓑衣蓮、開脾草、馬蘭頭《救荒本草》、
馬蘭菊、馬蘭紅、階前菊、毛蜞菜,雞兒腸(誤用名)
原產地:中國大陸、印度、印尼、臺灣、日本。
分佈:台灣見於 500 公尺以下開闊地,潮濕環境較易見到。
由於花朵亮麗,容易栽植,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
用途:1.園藝觀賞用:適合花壇或盆栽
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
2.藥用:性味:全草或根:辛,涼。效用:全草或根:
清熱解毒,散瘀止血,消積,殺菌,解毒。
用於感冒發熱,咳嗽,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
傳染性肝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小兒疳積,腸炎,疳疾,
吐血,衄血,血痢,咽痛,支氣管炎,
水腫,癰腫,小兒疳積,瘡瘍出血,毒蛇咬傷,崩漏,月經不調;
外用治療瘡癤腫毒,乳腺炎,外傷出血。《雲南中藥誌
 

DSC05154.JPG

DSC05156.JPG

莖:莖直立,高 30~70 公分,多分枝,具匍匐莖,莖斜升。

葉:初生葉叢生基部,莖生葉互生,幾無柄或翼柄,葉片薄質,
披針形、倒披針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長 3~10 公分,寬 0.8~2.5 公分,基部漸狹而向下延伸成柄,
先端尖或漸尖,全緣或中上部疏粗齒緣,
兩面光滑或被疏毛;莖上部葉漸小,全緣。
花:頭狀花序直徑約 2.5 公分,單生於枝頂排成疏繖房狀;
總苞片 2~3 輪,苞片 2~3 列,長圓狀線形或倒披針狀線形,
先端尖或鈍形;頭花周圍為舌狀花 1 列,雌性,淡藍紫色,
舌片長 0.8~1 公分,寬 0.15~0.2 公分;
中央為管狀花,兩性,黃色,多數,長約 0.35 公分,先端 5 裂。
花期 5~9 月。
果實:瘦果倒卵狀矩圓形,極扁,長 0.15~0.2 公分,褐色,
邊緣淺色而有厚肋,上部被腺及短柔毛;
冠毛長 0.01~0.03 公分,易脫落,不等長。
果期 8~10 月。
 

DSC05157.JPG

DSC05159.JPG

特性:多年生常綠草本,莖直立,植株高 30~70 公分,多分枝,莖斜升。

單葉互生,倒闊披針形,葉緣有疏粗齒或羽狀淺裂,

先端銳尖,無葉柄,葉脈僅中肋明顯。

頭狀花序,頂生,中央管狀花為黃色,外圍舌狀花為淺紫色。

瘦果倒卵形,疏被毛。四季皆能開花,以春季最盛。此

種常被列於美洲的 Boltonia 屬中,但與該美洲的屬有區別,

即瘦果沒有位於邊肋上端的特長的毛。

此種的舌狀花的瘦果常有3個厚肋而呈三角形。

此種曾被誤稱為“雞兒腸”,後者是紫菀屬的一個種,不供食用。

檢查 H. Migo, Jul. 23. 1940 模式標本,Aster yangtzensis Migo.

與本種相同,故作為本種的異名。

 

已經很久沒看到馬蘭

第一次看到馬蘭是在綠色博覽會

經過多年終於在看到它真的很開心

這次是在內雙溪自然中心看到

原來它是適合花壇或盆栽

常被栽種於花壇或盆栽作為觀賞用。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曉悠 的頭像
    曉悠

    momo52的部落格

    曉悠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