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學名: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是菊科菊屬多年生草本植物,
別名黃花、黃華、秋菊、陶菊、壽客等。
在中國古典文學中及文化中,菊花有著重要的地位,
很多人都喜歡在家裡擺放菊花。
重陽節有賞菊和飲菊花酒的習俗。
孟浩然《過故人莊》:「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菊花經各國多年育種選拔之結果,雖有周年開花品種,但屬短日照植物,
於日照時間漸短之秋冬季行花芽分化而至開花。
商業栽培上常利用菊花此種開花特性,
於秋天夜間行電照技術以延長日長維持營養生長,
或夏季遮黑幕縮短日長促進開花等方法來調節開花期。
以品種間之自然開花期來分類,依開花期之不同將菊花區分為夏菊、
夏秋菊、秋菊及寒菊,其特性詳見表一。
以臺灣之氣候而言,栽培寒菊常會有開花晚之現象,
而且因低溫期短,每年可調節開花之季節短。
而夏菊及夏秋菊為相對性短日植物,對短日之需求較不明顯,
在臺灣夏天日照時間並不太長之條件下,不行黑布處理,亦可開花。
溫度及日長除了決定菊花開花與否之外,尚會影響開花之日數長短,
花型、花序之變化,或形成畸型花,
而這種種反應皆與菊花多樣化之品種有關。
菊花是由很多小花組成一頭狀花序,小花有兩種:
一為單具有雌蕊能授精之舌狀花,另一常具有雌雄蕊之管狀花。
由這兩種小花組成之比例、形狀、大小及顏色,產生各種花型及花色,
可分為單瓣菊、托盤菊、蓬蓬菊、裝飾菊、標準菊等多種。
依花型大小可分大、中、小輪系,依花色主要為黃、白、粉紅、橙紅及赤紅。
其果實為瘦果。
菊花為短日植物,以電照延長日長,或以黑布遮光以縮短日長,
可達周年生產菊花的目的。
依光周反應分類,短日時間只要6、7、8、10或11週就能達盛開的品種是屬早生品種,
需短日12、13、14或15週的品種為晚生品種,一般商業性栽培品種以9-11週品種為主。
種植之花農應紀錄各項農事如定植、切電到採收的時間,以便推算栽種及收穫期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