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天竹,別名:南天竺,紅杷子,天燭子,紅枸子,鑽石黃,天竹,蘭竹;
拉丁文名:Nandina domestica.屬毛茛目、小檗科下植物,
是我國南方常見的木本花卉種類。
由于其植株優美,果實鮮艷,對環境的適應性強,
常常出現在園林套用中。
常見栽培變種有:玉果南天竹,漿果成熟時為白色;
綿絲南天竹,葉色細如絲;紫果南天竹,果實成熟時呈淡紫色;
圓葉南天竹,葉圓形,且有光澤。
因其形態優越清雅,也常被用以製作盆景或盆栽來裝飾窗台、門廳、會場等。
常綠小灌木。莖常叢生而少分枝,高1-3米,
光滑無毛,幼枝常為紅色,老後呈灰色。
葉互生,集生于莖的上部,三回羽狀復葉,
長30-50釐米;二至三回羽片對生;
小葉薄革質,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
長2-10釐米,寬0.5-2釐米,頂端漸尖,
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深綠色,冬季變紅色,
背面葉脈隆起,兩面無毛;近無柄。
圓錐花序直立,長20-35釐米;花小,白色,具芳香,直徑6-7毫米;
萼片多輪,外輪萼片卵狀三角形,長1-2毫米,
向內各輪漸大,最內輪萼片卵狀長圓形,長2-4毫米;
花瓣長圓形,長約4.2毫米,寬約2.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6,
長約3.5毫米,花絲短,花葯縱裂,葯隔延伸;子房1室,具1-3枚胚珠。
果柄長4-8毫米;漿果球形,直徑5-8毫米,熟時鮮紅色,稀橙紅色。
種子扁圓形。花期3-6月,果期5-11月。
南天竹又名南天竺(學名:Nandina domestica)
屬小檗科南天竹屬,原產於中國、日本。
常綠灌木,莖少分枝;2~3回羽狀複葉,
橢圓狀披針形的葉子互生,冬季常變紅,
春夏季開白花,圓錐花序;果實為球形,熟時為紅色,
宿存常綠灌木橢圓狀披針形的葉子互生,冬季常變紅色;
其全株有毒。若誤食會產生全身興奮、脈搏不穩、
血壓下降、肌肉痙攣、呼吸麻痹、意識模糊等症狀。
在日本,南天竹有消災解厄的意涵,是受歡迎的年花之一。
日本戰國時期的武士出征前會把南天竹的葉子和盔甲保存在一起,
並將南天竹枝折下插在地面,祈求出征順利。
祝大家端午節快樂!!
留言列表